300t/d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装置
小宇环保拥有一批高素质、高科技的开发设计人才和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的生产、安装、施工队伍。设备采用集中控制、自动化运行,易于管理维修,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价格公正,服务周到。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
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即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生物处理对污水水质、水温、水中的溶氧量、ph值等有一定的要求。污水三级处理是在一、二级处理的基础上,应用混凝、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难溶解的有机物、磷、氮等营养性物质。污水中的污染物组成非常复杂,常常需要以上几种方法组合,才能达到处理要求。
污水一级处理为预处理,二级处理为主体,处理后的污水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为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较好,甚至能达到饮用水质标准,但处理费用高,除在一些极度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外,应用较少。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筹建和扩建污水二级处理厂,以解决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法: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废水处理法,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以热交换原理为基础的处理法也属于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在化学处理法中,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而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单元则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析和反渗透等。后两种处理单元又合称为膜分离技术。其中运用传质作用的处理单元既具有化学作用,又有与之相关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从化学处理法中分出来,成为另一类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法。
逆流再生床有什么特点?
逆流再生固定床(简称“逆流床”)是对流再生水处理设备的一种,逆流再生具有出水质量好、再生比耗低和排出废液低等优点。
逆流床采用顺流运行(运行时,水自上而下地进入树脂层,进行离子交换),逆流再生(在再生时,再生液自床底部进行,自下而上地通过树脂层进行再生)。
为了防止再生或冲洗水向上流动时发生“乱层”,逆流床常采用双交换床上部送入顶压风(或顶压水)的办法,使向上流的再生液或冲洗水能均匀地从中间排水装置排走,不使树脂层被冲起,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反压式逆流再生”工艺。
逆流床在技术经济方面显示出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①设备复杂,增加了设备维修费用。逆流床内不但有中排装置、顶压装置,而且外部阀门和管线也较多。例如浮床一般只需5台门,而逆流床则达10台之多。
②再生操作步骤多。顺流床再生操作只需三步:反洗、再生、正洗;浮床再生一般为四步:落床、进再生液、置换、正洗;而逆流床则需七步。
③运行流速低。顺流床运行流速一般为15—20m/h;浮床的流速一般可为7~40m/h;而逆流床由于床内有中间排水装置,故运行流速不能提得很高,一般为15~20m/h。
④操作条件严格。逆流床为了防止床层在再生中发生偏移,要在树脂层上“顶压”,不但操作麻烦、繁琐,而且稍有不慎即会发生床层在再生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单耗和出水质量。
⑤对置换用水的质量要求高,否则会造成出水水质恶化。
⑥反洗操作灵活。逆流床的大反洗可以在床内进行,这就省去了的反洗罐和反洗系统。另外逆流床可以通过再生小反洗的方法以洗去上部树脂中的污物,来减少污染。
什么叫水的化学耗氧量?
水的化学耗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用mg02/l来表示。水的化学耗氧量越大,则说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越高。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随水样中还原性物质及测定方法不同,其测定值也不同。这是因为在测定化学耗氧量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有部分无机物参与反应。
测定化学耗氧量有两个方法:
(1)*法用*做氧化剂测定化学耗氧量的方法,称*法。为了减少化学耗氧量测定时氯离子的干扰,*测定化学耗氧量有两种方法:法适用于氯离子含量小于100mg/l的水样(酸性溶液法);第二法适用氯离子含量大于100mg/l的水样(碱性溶液法)。
有些文献认为:*法其氧化率较低,不能将水样中所有的有机物充分氧化。
用*测得的化学耗氧量,通常记作codmn。
(2)重铬酸钾法用重铬酸钾做氧化剂测定的化学耗氧量的方法,称为重铬酸钾法。
重铬酸钾氧化率高,再现性较好,适用于测定水中有机物的总量,所以用重铬酸钾测定的耗氧量,有时也称化学需氧量(记作codcr)。理由是此法测得的数据接近于水中有机物*氧化的耗氧量。因此有时用重铬酸钾法测得的耗氧量比*法要大2—3倍。
人工湿地实质是一个综合生态系统,主要应用生态系统中各个共生物种的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再生作用,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生产潜力,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佳效益,防止污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技术原理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人工建造和控制来运行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湿地上,使污水在湿地土壤缝隙和表面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氧化还原、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其他作用等。
水解过程较缓慢,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厌氧降解的限速阶段。在酸化这一阶段,上述阶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发酵细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菌体外,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酸(vfa)、乳醇、醇类等,接着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等。酸化过程是由大量发酵细菌和产乙酸菌完成的,他们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机酸。
污泥厌氧消化池消化污泥的培养方法有哪些?
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就是完成厌氧消化污泥即厌氧活、陛污泥或甲烷菌的培养过程。厌氧消化污泥的培养方法有两种:
(1)逐步培养法:即向厌氧消化池内逐步投入生污泥,使生污泥自行逐渐转化为厌氧消化污泥的方法。此法使活性污泥经历一个由好氧到厌氧的转变过程,加上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比好氧微生物要低很多,因此逐步培养过程耗时很长,一般需要6个月到10个月左右才能完成。
水解酸化池内部可以不设曝气装置,控制停留时间再水解、酸化阶段,不出现厌氧产气阶段,前两个阶段的cod去除率不是很高,因为他的目的只是将大分子的变成小分子有机物,一般去除率在20%左右,产气阶段的cod去除率一般在40%左右,但这是产生的硫化氢气体要进行除臭处理,且达到产气阶段的停留时间要较前两阶段长,也就是要出现厌氧状态。缺缺氧池内要设置曝气装置,控制溶解氧在0.3-0.8mg/l,利用兼氧微生物及生物膜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接触氧化池内的曝气器要慎重选择,既要保证供氧量,又要确保有利于生物膜的脱落、更新。一般不选用微孔曝气器作为池底的曝气器。
好氧池就是通过曝气等措施维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4mg/l左右,适宜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质的构筑物; 厌氧池就是不做曝气,污染物浓度高,因为分解消耗溶解氧使得水体内几乎无溶解氧,适宜厌氧微生物活动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构筑物; 缺氧池是曝气不足或者无曝气但污染物含量较低,适宜好氧和兼氧微生物生活的构筑物。 不同的氧环境有不同的微生物群,微生物也会在环境改变的时候改变行为,从而达到去除不同的污染物质的目的。
污泥厌氧消化池消化污泥培养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污泥厌氧消化池处理的对象是活性污泥,一般不存在毒性问题。但为了加快培养启动过程,除了投入接种污泥外,还应做好加热保温工作。
(2)充分搅拌消化池内的接种污泥加热至规定温度后,再逐渐投加浓缩污泥,同时继续做好加热和搅拌工作,使消化池内的温度始终处于佳状态。
(3)采用接种培养法时,初期生污泥的投加量与接种消化污泥的数量和培养时间有关,早期可按设计进泥量的30%~50%投加,一般培养到60d后,再逐渐增加投泥量。
(4)经常测定产气量和池内消化液vfa的浓度及ph值,如果由监测结果发现消化进行得很不正常,应立即减少进泥量,或再投加其他类型的消化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重新培养。
(5)为防止发生爆炸事故,接种前应使用氮气将消化池和输气管路系统中的空气置换出来,产生沼气后,再逐渐把氮气置换出去。
(6)污泥厌氧消化池处理的对象是活性污泥,其中的碳、氮、磷等营养物质一般是均衡的,能够适应厌氧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要。因此,在消化污泥的培养过程中,不必像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那样需要加入营养物质。
a/o是anoxic/oxic的缩写,它的优越性是除了使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将厌氧水解技术用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所以a/o法是改进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什么叫水中的总有机碳(toc)?
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碳的量表示,称为总有机碳。
总有机碳的测定,是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并生成c0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02量,即可测得总有机碳量。
在总有机碳测定的过程中,水中的无机碳化合物如碳酸盐,重碳酸盐等也会生成co2,因此这些碳化合物应另行测定并在总量中予以扣除。
如果将水样经o.2μm微孔滤膜过滤后,所测得的总碳量即为溶解性有机碳(doc)。
水中有机物有什么危害?
(1)造成离子交换树脂“有机污染”
①悬浮状有机物会包覆在离子交换树脂表面,阻碍离子交换的进行,并增加树脂层的水流阻力。
②溶解状和胶体状有机物会因吸附在离子交换表面,堵塞树脂的网状微孔(即离子扩散通道),从而降低了树脂交换功能。某些溶解状有机物的cooh型弱酸交换基团,由于带有负电荷,因而与强碱性阴树脂的强碱基团结合较紧,某些弱酸基团(一cooh)则可能进人树脂的网状微孔中,在再生液的作用下生成羧酸基钠盐。由于分子体积增大,可能卡在树脂网状微孔中,洗脱不下来,这样一是影响树脂的交换容量;二是增加了清洗水量;三是在运行时又会因缓慢水解而释放出na+,影响水质:
(2)降低炉水ph值,产生有机酸腐蚀
在炉内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可能发生热分解,由于离解作用而产生酸性物质(例盐酸),于是这些酸性物质可能产生下述危害:
①降低炉水ph值,由于酸性物质的作用使炉水的ph值降低(一些情况表明,可能使炉水ph值下降1~3)。这可能导致炉水中硅酸的比率增大,蒸汽携带si02的量增大,从而使蒸汽品质降低。
②产生有机酸腐蚀。尽管大部分有机酸的酸性比无机酸弱,但在低温(或适宜温度下)。这些有机酸会电离出h+,腐蚀碳钢、低合金钢,甚至不锈钢。蒸汽中携带的有机酸还会对蒸汽通流部分及汽轮机叶片产生腐蚀。
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必须做好防渗系统,对于农村地区湿地防渗可采用土工膜或三灰土夯实等简易实用的方法。
2.人工湿地植物的选取。湿地植物是湿地处理系统明显的生物特征,它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湿地植物选取时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植物的以下特征:耐水、根系发达、多年生、耐寒、吸收氮、磷量大、兼顾观赏性和经济性、要尽量选择当地的土著种。目前,常用的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风车草、彩虹鸟、水竹、水葱、大米草、鸢尾、蕨草、灯芯草等。
3.人工湿地植物栽种初期的管理主要保证其成活率。湿地植物栽种好在春季,植物容易成活。如果不是在春季栽种而在冬季,应做好防冻措施,在夏季应做好遮阳防晒。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以确保栽种植物的成活率。
4.植物栽种初期为了使植物的根扎得比较深,需要通过控制湿地的水位,促使植物根茎向下生长。
5.做好日常护理防止其他杂草滋生并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防止腐烂污染。
6.对不耐寒的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做好防冻措施或及时收割。
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以其分散性及在污水排放总量中的大比例,成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折流湿地(bfcw)组合工艺具有悬浮物和有机物去除效果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低耗稳定、维护简便并可美化环境等特点,适宜处理太湖流域分散性农村生活污水,但其冬季脱氮除磷效果不够理想,限制了其在太湖沿岸的推广应用.
填料氮磷吸附截留性能的提高有利于湿地启动期及冬季的脱氮除磷.本试验分别以改性沸石或沸石为bfcw填料层填料,应用于abr+bfcw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中试中,研究沸石改性前后bfcw在不同表面水力负荷(hlr)和不同运行时期脱氮除磷效果的变化,并以沸石湿地为对照,探索改性沸石湿地的脱氮除磷机制.通过测定湿地填料和植物全磷全氮及微生物硝化作用强度,明确填料吸附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转化对湿地脱氮除磷的贡献及空间分布,并对2种填料中截留的磷素进行形态分析,以明确填料对磷素的去除机制,以期为太湖流域推广应用人工湿地提供技术支持.
逆流再生床的“压实层”有什么作用?
压实层是指在逆流床中间排水装置上面,树脂表面的一层厚约150一200mm的粒状物质。
压实层有两个作用:
①过滤作用。压实层可以过滤掉水中的悬浮物,使其不能进入下层树脂层中。这样便于将悬浮物洗掉,而且不影响下层交换树脂的离子型态。
②分散作用。可以用来使顶压风或顶压水均匀地进入中间排水装置。
压实层的厚度要足够,不能太薄。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压实层在运行时会不断被压实,如果太薄会失去作用;另外树脂在失效转型时体积会缩小(例如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由h型转为na型,体积要缩小7%左右;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由oh型转变为cl型,体积要缩小5%左右),树脂的这种转型缩小,会使树脂层的高度在失效时下降80~100mm。
压实层高度的计算,应从失效树脂压实的情况下,保持在中间排水装置上150~200mm。
逆流床的中间排水装置有什么作用?
中间排水装置简称“中排”,是指设在逆流床床层表面上的排水系统。
中间排水装置有三个作用:
①当再生液或冲洗水上流时,能均匀地从中间排水装置排出,避免由于液流的流动使树脂“乱层”。
②再生时收集废液和顶压介质(顶压风或顶压水)。
③反洗压实层。
原装力士乐比例阀的一些书本知识
VOCS在线监测报警系统
2020*新研发的几款燃料油品热值检测仪器
基恩士Keyence激光传感器LR-TB2000型
西门子SIEMENS电磁调节阀的故障处理方法
300t/d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装置
为什么说电磁阀是*安全的阀门?
山东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
5吨拉力试验机造价
关于BIOSAFE在食品接触应用中的应用
山东烟台:到2025年食品产值达1400亿元
高温流淌性20×20mm如何使用
气动无铆钉铆接机需要好好保护的理由是什么?
德国AVENTICS R412003487型耦合器的详细应用
防水帆布软连接具有的特点介绍
顶空色谱法如何检测血液中酒精含量
机械式酒店餐厨垃圾处理一体机图片
膨化食品受欢迎 仪器检测助力舌尖上的安全
日常保养齿轮减速机的方法
啤酒瓶抗冲击测试仪-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