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农业奇迹。但传统农业结构和耕作系统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新常态。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到1.3亩。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耕地面积将再减少25%。
要满足未来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益。草地农业就是提升我国传统耕地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草地农业,是将以谷物籽粒生产为主的现有主粮型耕地结构,转变为以籽粒与绿色营养体生产并重的粮草兼顾型结构。
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2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下降了16%,肉蛋奶消费上升了226%。照此发展,到2030年,我国的饲料粮消费需求将达到口粮的2倍以上。未来的粮食问题不是口粮短缺,而是饲料粮保障问题。
草地农业恰恰可以解决传统的农业结构弊病,满足未来发展趋势。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利用豆科牧草的根瘤菌固氮特点,改良农耕地;利用各类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产潜力,加大绿色营养体的生产,在农区大力发展草食家畜,逐步改变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我国的牧草和饲用植物种类丰富,多达6400余种。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可以满足各类不同气候、土壤、水分条件的自然资源进行绿色营养体的生产。即便是不利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的土地,也可以用来种植适宜的牧草和饲用植物。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实行草田轮作,一个轮作周期3-4年,就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23%-24%,每公顷土地可增加氮素100-150公斤,在不增施肥料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后作粮食产量10%以上。
发展草地农业的空间无比宽广,低中产田、农闲田、林果隙地、草山草坡都是发展草地农业的优势选择。
初步统计,我国低、中产田面积8000万公顷,农闲田面积近990万公顷,各类疏林、茶林、果园隙地148万公顷,目前已利用种植牧草的面积不足10%。如果能够通过推行草地农业,将上述各类土地的10%用于种植优良牧草,在不影响原有生产力的同时可以增收牧草干草1亿吨,按照平均10公斤牧草干物质转化1公斤牛羊肉计算,可增加生产约1000万吨牛羊肉。此外,我国还有1亿公顷的草山草坡。这些草地农业的产出相当于增加了1亿亩耕地良田。
草地农业将带领农业进入粮食稳定生产、畜牧业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学习蛋肉堡要找正规教蛋肉堡师傅
导致波纹管截止阀破裂的原因有哪些?
恒温恒湿试验设备的“湿度偏差”说明
磐诺智能化在线稀释校准仪产品特点
污水处理设备加药运行的办法
草地农业将是农业结构调整新选择
日本太阳科学化妆品质构仪CR-100口红折断测试的操作要求
大厦/小区出入口控制智能系统(访客系统)
琴台式防爆正压柜参数以及安装方式
伊藤柴油机水泵电启动3寸抽水机
粉尘爆炸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防腐材料的选择
高温平板导热系数仪的应用
ALRE IT流量监测设备JSW-1/2型测量仪器运行特征及原理应用
湿法冶铜智能萃取系统成套离心萃取机操作工艺
火花机使用前需要注意的地方——日鑫火花机
零跌落试验机购买时要了解哪些参数
LD5505抛负载发生器维修
铜片腐蚀测定仪在操作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选择数控加工中心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