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设施网络建设加速 巧解新能源汽车补能难题

随着汽车电气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开始走向千家万户。在方便人们的出行生活的同时,补能成为了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面前的重要问题。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2年充电桩产量191.5万个,比上年增长80.3%。充电桩数量的增长,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补能网络的不断完善,但要注意的是充电桩建设应当考虑到当地的电网承受能力,为此,部分地区提前开展了车网互动商业模式的探索。基于此商业模式诞生了双向充电桩,车主既可以把自己车里的电卖给电网,也可以像使用传统充电桩一样给车充电。
此外,为加快充电效率,车企们纷纷投入充电技术的研究中。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大电流快充技术,另一种则是高压快充技术。前者以特斯拉为代表,后者以小鹏汽车为代表。
除了快充模式,换电模式背后的技术也在迭代。以蔚来刚发布的三代换电站为例,其换电时间较二代换电站缩短20,日服务能力提升30%,电池数量也从13块增加到21块。
目前,蔚来已经启动了2023年千站计划,今年计划新增1,000座换电站和10,000根充电桩,未来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持续进行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布局。根据业内人士估算,蔚来汽车每个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大约为150万元,每个换电站每年的运营成本大约为50万元,对于蔚来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除了大力推进充电网络的建设外,气候条件差异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相差较大,冬季北方室外温度较低,给电动汽车的补能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室外温度较低,锂离子活性降低,快充技术丧失优势,北方地区的电动车多采用换电模式进行补能,但寒潮等天气造成的底盘结冰问题,成了部分北方车主换电的拦路虎。底盘结冰致使机械臂难以取下电池,只能通过人工方式解冻,换电时间被迫延长。
此外,一些新技术的发展也对换电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车身一体化技术是将电池融合进车身底盘从而让车身轻量化、减少电池模组件,进而提升续航里程的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除了带来车身重量的变化外,整车零部件的减少也使得车辆的单位成本有所下降。但这项技术给换电模式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由于采用了一体化设计,电池与车身难以分离,基本告别了换电模式。
近年来,为支持、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相关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充换电设施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完善补能体系建设,要因地制宜,通过优化充换电站配置,有效提升充电效率,这样才能改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出行体验,促进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塑料食品包装使用不当会致癌 ?
本站公告:关于进口产品发布须知
PBT阻燃料双螺杆挤出造粒机
惠州发电机维修|惠州发电机保养
矩叶酸藤果的功效与作用
充换电设施网络建设加速 巧解新能源汽车补能难题
绿色工地防尘网送货快
不溶性微粒检查专题介绍9-不溶性微粒检查的QA
扬尘在线监测
麦氏比浊仪在微生物细菌中的作用
造纸废水转型升级之路如何开启?
磁性过滤器的使用说明
耐电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基本原理、选用
激光切割机——“假领子”重出江湖啦
锯骨机使用需注意哪些点?
燃气紧急切断阀安装注意事项及操作说明
问:什么是非标螺丝?
天津众迈厂家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优点
电子天平应用范围及开启后无显示的解决方案
UV光氧催化废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