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的一类营养,虽然需要量小,但十分重要,一旦缺乏,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疾病。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含有天然的维生素,有的也有人工添加。在食品外包装上,会要求印有该食品含有哪些营养素及其含量多少(1)。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中,对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的维生素含量也有规定,如每100千卡的食品中的*含量至少为10.5μg,多不超过50.2μg(2)。之所以限定维生素的高量,是因为维生素摄入过多,也会引发一些问题。
那么,如何来测定这些维生素的含量呢?根据出台的标准,不少维生素含量是采用色谱的方法来测定。有五种维生素是采用微生物法。它们是*、*12、*、泛酸和*。本文重点讲述前两种。以*为例,微生物法的原理是,根据细菌对*的营养需求,在一系列不含*的培养基中从低到高添加已知含量的*以及待测的食品样品,在37°c孵育18小时。因为有了*,细菌能生长得很好,培养液发生浑浊。细菌越多,培养基就越浑浊,吸光度就越高。通过已知含量的*样品的吸光度,以及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就能确定待测样品中的*含量。
测定所用的菌株均有规定。*为鼠李糖乳杆菌,又称作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atcc 7469)(3),*12为莱士曼氏乳酸杆菌(atcc 7830)(4),均可从atcc等菌种库购买。维生素测定所用的培养基可以自己配,也可以购买商品化的培养基,其来源得是经过认证的微生物培养基生产厂家,如himedialaboratories公司,这样质量较为可靠,其培养基组成也符合食品中*和*12测定的食品安全标准。
在测定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一是由于灭菌条件,孵育温度等因素会影响标准曲线读数,并且每次该不会*一样,因此每次测定时都应同时制备标准曲线。二、应小心避免培养基和玻璃器具遭受污染。杂菌生长会导致实验失败。同时应使用洁净的无去污剂的玻璃器具。因为任何少量的外源物质都可能导致测定结果的偏离。
测定前还需要进行菌株的培养和接种菌液的制备。接种菌液来自于储备菌种。但保存数周以上的储备菌种,不能立即用作接种液制备,实验前宜连续传种2-3代以保证细菌活力。所用培养基也都有商品化的可选。
总之,微生物法测定微生物b12和*等维生素灵敏度高,但也需要注意避免测定中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把实验做好。
注释:
(1)gb 13432—2013 《食品安全标准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
(2)gb10765—2010《食品安全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
(3)gb 5009 211-2014《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的测定》
(4)gb 5413 14-2010《食品安全标准_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12的测定》
实验测量PH值时PH计与PH试纸的测量存在有误差
橡塑保温板厂家价格,出厂报价
数控车床用途、功能都会存在着不同之处
联轴器常用联接形式
NJ412E.M1轴承_FAG轴承NJ412E.M1
维生素测定原理及注意事项
氟利昂气体报警器具有哪些优势功能
yokogawa 横河AQ6370b 光谱分析仪 技术说明
饮料厂在线电能监测方案:电能质量分析仪PQ5000
江苏宿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牛血清白蛋白(无蛋白酶,免疫分析级)
盘锦高速混凝土纤维大量供应
伯尔梅特 手动消火栓405
四川桥梁混凝土装修用这个
卧式螺带混合机详细的作业流程你知道吗?
真空压力释放阀的构造原理与主要特点
养殖场自动喷雾消毒设备作用价值
Q946F电动四通LL型球阀的标准规范
DS-1204智能电导绝缘子盐密度测试仪的特点及技术参数
天和振动筛系列直排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