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氧化物酶(GPX)ELISA检测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只能用于科学研究,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人*过氧化物酶(gpx)elisa检测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检测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人*过氧化物酶(gpx)捕获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人*过氧化物酶(gpx)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
1. 血清: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收集血液后,3000转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
2. 血浆:edta、柠檬酸盐或肝素抗凝。3000转离心30分钟取上清。
3. 细胞上清液:3000转离心10分钟去除颗粒和聚合物。
4. 组织匀浆:将组织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捣碎。3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
5. 保存:如果样本收集后不及时检测,请按一次用量分装,冻存于-20℃,避免反复冻融,在室温下解冻并确保样品均匀地充分解冻。
自备物品
酶标仪(450nm)高精度加样器及枪头:0.5-10ul、2-20ul、20-200ul、200-1000ul37℃恒温箱操作注意事项
试剂盒保存在2-8℃,使用前室温平衡20分钟。从冰箱取出的浓缩洗涤液会有结晶,这属于正常现象,水浴加热使结晶*溶解后再使用。 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自封袋中,密封(低温干燥)保存。 预处理后的样本无需稀释,直接取10μl加样即可。 严格按照说明书中标明的时间、加液量及顺序进行温育操作。 所有液体组分使用前充分摇匀。试剂盒组成
名称
96孔配置
48孔配置
备注
微孔酶标板
12孔×8条
12孔×4条

标准品
0.3ml
0.3ml

*
6ml
3ml

检测抗体-hrp
10ml
5ml

20×洗涤缓冲液
25ml
15ml
按说明书进行稀释
底物a
6ml
3ml

底物b
6ml
3ml

终止液
6ml
3ml

封板膜
2张
2张

说明书
1份
1份

自封袋
1个
1个

注:标准品浓度依次为:16、8、4、2、1、0 ng/ml.
试剂的准备
20×洗涤缓冲液的稀释:蒸馏水按1:20稀释,即1份的20×洗涤缓冲液加19份的蒸馏水。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甩尽孔内液体,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1min后甩尽孔内液体,在吸水纸上拍干,如此洗板5次。 自动洗板机:每孔注入洗液350μl,浸泡1min,洗板5次。操作步骤
从室温平衡20min后的铝箔袋中取出所需板条,剩余板条用自封袋密封放回4℃。 设置标准品孔和样本孔,标准品孔各加不同浓度的标准品50μl; 待测样本孔先加待测样本10μl,再加*40μl; 随后标准品孔和样本孔中每孔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检测抗体100μl,用封板膜封住反应孔,37℃水浴锅或恒温箱温育60min。 弃去液体,吸水纸上拍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1min,甩去洗涤液,吸水纸上拍干,如此重复洗板5次(也可用洗板机洗板)。 每孔加入底物a、b各50μl,37℃避光孵育15min。 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15min内,在450nm波长处测定各孔的od值。结果判断
绘制标准曲线:在excel工作表中,以标准品浓度作横坐标,对应od值作纵坐标,绘制出标准品线性回归曲线,按曲线方程计算各样本浓度值。
试剂盒性能
1. 准确性:标准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大于等于0.9900。
2. 灵敏度:低检测浓度小于0.1 ng/ml。
3. 特异性:不与其它可溶性结构类似物交叉反应。
4. 重复性:板内变异系数小于10%、板间变异系数小于15%。
5. 贮藏:2-8℃,避光防潮保存。
6. 有效期:6个月
免责声明
1. 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临床实验或人体实验,否则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实验者承担,本公司概不负责。
2.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实验者违反说明书操作,后果由实验者承担。

星火牌ZQS-10A数显式粘结强度检测仪测量范围
LTMR100CFM 电机控制器产品
影响三坐标测量机精度的因素分析
兔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ELISA免费代测试剂盒操作说明
工地洗轮机/工程洗车台
人*过氧化物酶(GPX)ELISA检测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辣椒粉快速水分分析仪步骤/图片
浅析ST-1523全自动微量水分测定仪技术特点
新美铝超薄铝箔项目通过鉴定
色谱双峰产生的可能及判断和处理
防爆变频器优点性能详情介绍
防爆保险库房门
德望简述等离子净化器的净化方式
上海瑞稳恒温恒湿箱介绍
支架控制器航空插座中的作用
常用的水质检测仪器有哪些
铸铁平板的检验方法
定量香肠*详细说明
乙醇汽油储罐通气管不锈钢干燥器GZQ实用技术场景
医疗器械法规系列文章分享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