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类逐渐步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等。教育理念也随之不断改革,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微型学习、网络学习等新型学习理念正逐渐未来教育的新潮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形态也应运而生。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电力科技日益更新,“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也应该不断创新,紧跟电力行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微课概述
目前,普遍热议的微课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其微课概念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教育方法与理念构建而成,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实质上改变了网络课程的教学形式。2012年12月份,*全国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发布的关于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的通知中,对微课的定义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所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随着微课的发展,人们对“微课”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深刻和全面,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微课逐渐走进高等院校,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微课特点可以归纳如下:(1)知识点微化。微课一般将知识点进行浓缩,一个微课视频时长在5~10分钟,视频短小精悍。微化的教学过程,一方面,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更好的的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微课的学习也成为一种碎片化学习,在日常工作、学习之余,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应用移动互联网灵活的进行学习。(2)讲授针对化。微课的教学内容不是随意的,是立足于教材,针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完成的。微课教学主题鲜明,学生可以有针对行的,根据自身知识掌握的程度,有针对的选择微课视频进行学习。(3)课程精品化。微课制作过程:首先,教师严格筛选讲授知识点,然后精心设计教学手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编写教案脚本,后完成视频录制。不仅要注重知识的逻辑建构,还要关注课程的情感化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教学时间问题,还要做到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资源的多样化。微课一经制作完成,学生和其他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观看学习,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学生可以选择更加感兴趣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
2微课在电力系统分析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2.1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以“电路原理”、“电机学”等专业课为基础,又是“继电保护”和“发电厂电气”等课程的专业基础。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一门课程,既有大量的理论推导计算,又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电力系统生产运行过程,涉及数学、物理等多基础学科问题,课程难度较高。“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知识点多,系统性、实践性强,它涉及到整个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的多个方面,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2.2微课在电力系统分析教学中应用
2.2.1微课制作微课制作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十分关键,选择“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具有一定难度的一个知识点,展开讲解,制作微课程教学课视频,并且内容要适合微课教学的时长特点要求,每一个微课视频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明确了教学目标后,设计教学方法。整个微课教学过程由问题的引出、问题的展开和问题总结几部分构成课程主体,在微课后针对讲解的知识点,提出1~2个问题,引发思考。微课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入动画、视频,丰富视频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任何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知识,而且要高于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要发掘知识背后的价值。2.2.2围绕微课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一个微课是针对学科中的某一概念、难点或重点进行讲解,属于碎化的知识点,但是“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知识点本身是一个整体,是系统性的,各个知识点之间是一环扣一环具有相互联系的,同时,还需要以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学习的基础。围绕微课进行的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如下几步进行:(1)内容介绍。对要讲授知识点进行引出,将相关联知识进行复习。(2)观看微课视频。(3)讨论答疑、重点详解。教师对微课中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解,把微课中没有提到的知识和要点,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学生。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教师对微课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提出问题或针对微课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快速分组开展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问题的解答可以由教师来完成,或者由其他同学进行解答。争取做到每次课都能利用微课进行教学,都开展分组-讨论-汇报-解答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使学生由不愿意参与讨论到喜欢参与、主动提问、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4)进行例题练习。围绕微课开展的教学,由于不需要书写板书,大大节省了课程时间,可以多增加例题,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5)工程实例扩充。“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是一门与实际电力系统生产运行联系紧密的工程学科,其知识的学习终将运用服务与工程实际,授课过程中可以多引入现场工程实例,既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6)课程内容总结。围绕微课进行的教学,也可以进行翻转课堂教学。首先由教师布置学习内容,上传微课视频,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去观看相应的微课。学生可以将观看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进行记录,课上讨论环节提出,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并由教师进行总结解疑。当然也可以将疑问上传到微信平台,教师或者其他学生就会对问题进行作答,形成师生或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
2.3微课在电力系统分析教学中应用优势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步的被大家所认知,广泛的应用在初、高等教育中。围绕着微课开展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优势明显,其主要表现为:(1)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传统“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中,以教师讲为主导,甚至教师讲授基本是课程的形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学习效果不佳。(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目前大多数学生存在一个共性的学习问题,就是不动脑,不思考,缺乏辩证的学习的态度,一味相信老师,寻求书本,所有知识的掌握,就是老师这么讲,书上这样写,不愿意动脑,很少想一下为什么,只是机械的记忆。围绕微课开展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进行分组-讨论-汇报-总结,或者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多想多思,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学习进度和安排学习内容;重点、难点微课内容,学生可以多次反复观看,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提出相应的疑问,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为了照顾到所有人的学习进度,教师不得不减缓教学进度,一个问题反复讲解,甚至即使反复讲解,仍然有部分学生不能掌握。微课教学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下情况的发生。(4)生动课堂。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教师讲,学生听,一次课90分钟,学生很难做到一直集中精力。微课教学中可以插入视频、动画,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抓住学生的注意。(5)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不仅可以采用讲授式、问答式教学,还可以采用讨论式、演讲式、比较式或者实践性教学方法。还可以引入翻转教学、慕课等新型的教学方法。合理多样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6)教学内容自由组合。微课一经制作完成就可以*反复使用,可以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微课是针对某一概念、某一知识点进行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反复涉及,那么就可以反复播放微课视频,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自由合理的组合微课顺序,使得教学效果好。
橡胶弹簧试验机的基本资料
水蒸气蒸馏仪的应用
不锈钢支管式减压阀的用途
60T井盖压力机主要用途
压差式电动旁通阀的工作原理和优点
微课在电力系统分析教学的应用
建筑测温仪
流量型蠕动泵采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
真空覆膜机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宁德时代与成都市政府战略合作,推进换电技术研发与应用
330105-02-12-10-02-00
凯新定制DOTA-Azido,1227407-76-2有机化合物
全自动装箱机的优点是什么
风干机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缆隧道(沟道)防火墙是用什么来做的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数控系统的功能分类
微电脑电导率变送器 EC-4300RS
哪里回收10立方搪瓷反应釜
压滤机入料泵是怎样完成过滤脱水枯燥的?
影响热收缩带黏合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