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办公楼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mbr,集生物反应器的生物降解和膜的分离于一体,是膜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产生的新型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在水处理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被誉为范围内有发展前途的水处理新技术之一,相信未来mbr工艺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发展中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主导目标已经开始由传统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转变为以水质再生处理为核心的“水的循环再用”,由单纯的“污染控制”上升为“水生态的修复和恢复”。这就要求采用当代*,逐步将污水“化废为宝”,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各种用水途径的再生水水质要求,因此mbr技术倍受青睐。
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废水经格栅截留去除较大粒径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后流入隔油池,利用油和水的密度不同除去大部分浮油;
(2)、隔油池出水进入调节池,均化水质水量,然后进入缺氧池进行水解酸化;
(3)、经水解后的废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后进入二沉池以去除脱落的生物膜等悬浮性物质,出水达标,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所述的缺氧池内的反硝化细菌对回流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除水中的部分nh3-n。
所述的缺氧池内废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7-7.4小时。
所述的缺氧池的出水*入中间水池,然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所述的二沉池采用重力排泥,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经初步浓缩后,定期排入污泥干化池经自然干化后外运处置。
办公楼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优点:
(1)、本发明处理工艺*可靠,整体布局合理;
(2)、本发明运行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处理成本较低;
(3)、本发明整体设备高效、节能,管理方便、便于维修;
(4)、本发明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少、投资省、抗冲击负荷强;
(5)、本发明兼顾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不产生二次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适用范围:
1.宾馆、饭店、疗养院以及医院;
2.住宅小区、村庄以及集镇;
3.车站、飞机场、海港码头以及船舶;
4.工厂、矿山、旅游点以及风景区;
5.与生活污水类似的各种工业有机废水。
该设备优点在于:
1、防止了环境污染,环保;还可通过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得到可再次利用的硫酸和碱;变废为宝。
2、采用蒸发浓缩装置对碱进行浓缩,可直接回收碱浓度控制为50%-99%的碱,*。
采用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设有降温装置,降温装置为换热器;可对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进行降温,方便后续清洗工序的进行。
4、采用所述过滤装置ⅰ为板框过滤机,过滤装置ⅱ为pp微孔过滤装置。板框过滤机和pp微孔过滤装置均为物理过滤,可以过滤掉废液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
5、还包括硫酸存储罐和碱存储罐,酸回收管道的出酸端与硫酸存储罐连通,碱回收管道的出碱端与碱存储罐连通;可对浓缩后的酸碱进行存储,使用方便。
6、采用混凝沉淀原理在混凝剂的作用下,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ph调节池将废液的ph调节至7,过滤装置ⅰ和过滤装置ⅱ将废液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去除,后废液依次通过结晶装置、溶解池ⅱ、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得到可再次利用的硫酸和碱;再采用蒸发浓缩装置对碱进行浓缩,可直接回收碱浓度控制为50%-99%的碱,不仅防止了环境污染,环保;还可通过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得到可再次利用的硫酸和碱;变废为宝。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活性污泥法生化系统的调试首先是投加emo高效菌种进行接种。高效菌种可以大大缩短污泥培养驯化的时间。培养驯化在好氧池内进行。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正式投产之前的首要工作是培养和驯化污泥。
活性污泥的培养:就是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细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繁殖环境,保证需要的营养物质、氧气供应(曝气)、合适的温度和酸碱度,使其大量繁殖,形成活性污泥,并后达到处理污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活性污泥的驯化:就是使培养出来的活性污泥适应需要处理的污水的水质水量。在污泥驯化过程中,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发生两个变化。其一是能利用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不能利用的逐渐死亡、淘汰。其二是能适应该水质的微生物,在废水中有机物的诱发下,产生能分解利用该种有机物的诱导酶。
罗克韦尔abEmonitor 状态监视软件
盐雾试验的测试方法分类和试样评级(科迪盐雾试验箱)
单作用自动回位气动球阀在裕立化工应用
污水排污泵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解读
绍兴县防火密封胶供应商【质量保证】
办公楼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扬尘在线监测仪对工地环境的监测有哪些作用?
年处理70万吨铝土矿回转窑价格影响因素
谈谈伺服系统从直流到交流的转变其发展历程
电子条码秤在食品追溯源系统中的应用
印刷废气处理设备技术
汽车退火炉炉壳开裂的原因
为什么打标机关闭时震镜处会有声音?
电位滴定仪的原理是什么?电位滴定仪原理详解
FAG轴承HC7004-C-T-P4S-UL国产与进口轴承的区别
浓缩臭味剂一般1吨水补加10-20克
深度分析|解读物联网的未来:边缘计算
2023年1—10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生产持续回升
喷雾干燥原理及特点
铣削动力头切削时铣刀震动的原因分析